多肉植物的上盆方法(存个档学习IN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65aa270100z8sd.html一.多肉植物的上盆方法
1. 不管是从花市、大棚还是网购途径买来的,原盆的土悉数扔掉。(网购一般不携带盆土)
2.对植株进行洗根。确认基本上把根系上携带的土都冲洗掉。因为这里面很可能含有大量虫卵和细菌。洗的时候轻一点,伤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尽可能的少伤根。可以把根部放在一盆水中来回抖动。建议不要开大水龙头用很猛的水冲刷,这样根系会大量折断。这样反复抖动泡洗几次,看得见白色的主根就可以了。
3.清洗完根系之后,如觉得有必要,就进行一下修根。剪掉那些发黑甚至已经只剩下空壳的病根、死根。并且适当地修剪掉那些生长过长、大量缠绕的侧根,以促其长出新的须根。这样会让整个根系看起来分布均匀而整齐。经过修根处理后,重新生发的新根系会得到加强,使植株生长更加强健。如果觉得没有把握的话也可以不用修,没有关系,只要摘去死根、病根就可以了。
4.此时根系肯定会有损伤,接下来需要在调配好的杀菌溶剂里面浸泡一个小时左右。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都可用。浓度不要调得太高,可以一个小脸盆里浸泡多株植株。
5.杀菌工序做完之后,晾干植株根系。注意,是自然风干。一般情况下当天就可以上盆了。
6.事先调配好植料、消毒处理。具体的植料选择、植料消毒处理方法参考我《多肉植物常用植料大全》和《虫虫特工队》两篇文章。这里就不细说了。
7. 选择好花盆,喷洒一遍杀菌药剂。个人建议景天科的多肉植物,陶盆是最佳拍档。十二卷属可以选择树脂或者塑料花器。如果你是“外观至上主义者”,那你可以选择瓷盆,但是必须底部有孔。什么铁器、藤编篓之类的就不要考虑了,生锈、长霉到时候能让你抓狂,刚开始可能不明显,时间一长你就知道了,等于是把多肉植物送进虎口。不要天马行空然后最后自吞苦果哈!
8.将消毒后的植料放进花盆中,原则是——底层大颗粒,上层小颗粒。植料的颗粒大小由下往上逐渐减小。利于排水。
9. 将植株栽上,覆土至完全覆盖根部位置。用手指轻轻压实土面,然后将土面喷上薄薄的一层杀菌剂,让土壤微微泛潮即可,有一点湿度就行,便于新根系萌发。口诀是“潮土干栽”,注意不是“湿土干栽”!湿度太大你就等着烂掉吧...
10.刚上完盆将植株放置在有明亮散射光处,不宜直射暴晒。保持通风凉爽,不宜浇水。接下来是缓苗阶段。
11.一周之后恢复浇水,恢复全日照,正常养护。缓苗期之内如觉得盆土太干,可以每天朝土表面喷一层薄薄的水雾或者杀菌剂,仅为增加湿度,注意点到为止!过了缓苗期之后一定要果断给水,不然植株会因缺水导致持续萎靡、疲软和掉叶,并有可能加大死亡率。
其实我这些方案都是最保守方案,很多多肉植物品种的皮实程度是你没法想象的,养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些方法都过于累赘,只有比较娇贵的品种需要这么繁复的过程。呵呵,但是如果你接触多肉植物不久,对它们的习性还没有充分把握的话,就还是按照保守方案来进行吧。如果你已经是养植老手,那就一切照旧吧。就最后非常罗嗦地罗嗦一句,此上盆方法是生长季节才可进行的哈,休眠期可别...哼哼,你想霸王硬上弓也可以,不过做的同时要准备为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负责....
二.上盆之后的状态表现
一般多肉植物上完盆之后你都会发现它不是软趴趴的就是不停的掉叶子。很多花友会干着急,这时你需要冷静分析。(其实结果多数都是下面的情况2,杞人忧天了。)
情况1:没有完全按照我以上的上盆方法来操作。因此是否导致上盆之后根系或者植株被细菌侵入感染。或者这棵植物在买来时就已经携带病害和植株损伤,或者是盆土消毒不彻底。排除物理损伤、虫害啃食,就肯定是细菌感染。而基质湿度过高是造成细菌感染的最常见因素,因此千万不要提前浇个透水!
情况2: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这是正常现象。
植物刚上盆时,植株根系难免会有损伤,因此缓苗其实就是在缓根。在根部还没完全恢复,不能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时候。植株就会靠消耗外围老叶子上储存的养分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和新组织的生长。因此表现出来的状态是茎叶疲软,外围老叶会逐渐萎缩脱落。此时你根本不用担心植株出了什么健康问题。等到根系恢复之后,老叶即会停止萎缩凋落,然后植株的生长点会开始表现出活性,开始生长。但是老叶凋落是健康的植株都会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根系没有恢复的植株会表现出老叶凋落得很快。老叶在这个时候就是靠牺牲自己来顾全大局的。
判断根系有没有恢复生长的方法是你可以用手捏住茎部轻轻地提一下植株,感受一下植株是否有轻微的“抓地力”,这样可以判断根系是否已经扎下去了。但是不要力量过大将植株拔出来。
养分耗尽而凋落的老叶子,基本已经变成一张牛皮纸了。老叶子变软变干之后你不用去提前把它摘掉,等到养分完全消耗干净之后,它自然会凋落的。你在它养分还没完全被消耗之前提前摘掉,等于加快了另一片叶子凋落的速度。它们都是按着顺序来凋落的。
然后,度过了缓苗期的植株。该浇水的就应该恢复正常浇水频率了,就不要再蹑手蹑脚不敢给水了,否则根系即便恢复健康,也无法为植株吸收并提供充足的养料和水分,植株还将会一直是萎蔫、疲软甚至掉叶状态,始终无法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有关浇水的问题,请参考我《有关浇水的论调》这篇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65aa270100rh5w.html 有许多花友总是对浇水方面存在许多疑问和不放心。养过一些年的花友就知道,其实多肉植物只要在生长期之内,就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浇水。当然,对新手来说,肯定是小心谨慎会保险一些。“宁干勿湿”这个原则很多人都明白,多肉植物少给水旱不死,最多状态不佳,但是多给水很有可能会涝死。这个观念因此也造成了花友普遍认为多肉植物的习性本是“喜旱”。其实多肉植物并不是“喜旱”,而是“耐旱”,这两个含义相去甚远。多肉植物原生地环境大家也都有所耳闻,是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干旱少雨的地区。“耐旱”其实是它们迫不得已才进化出的一种生物机制。一旦有雨水,它们会立即喝饱喝足,然后储藏在体内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就形成了肥厚多汁的外形。干旱的时候它们就要靠消耗体内储藏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了。
打个比方,就犹如你去野外探险,然而你所带的饮用水不够三天所需,因此你就会将一天的水节省成三天来喝。你同行的人绝不会说你不喜欢喝水。当然,你如果平时没事待在家里,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喝多了最多上厕所。你少喝水是因为迫不得已,想多喝水喝个饱也没人会拦你。多肉植物也一样,没水的时候它能忍耐住,有水的时候它照喝不误。它其实只是比其他植物更加能忍耐缺水的日子而已,而换做其他植物早就渴死了。这个道理很浅显,一说就明白了。
我上文提到上厕所的比喻,其实浇水也一样,浇多了要排泄出来,这就好比花盆的透水性——盆底不能有积水,必须排水顺畅。多余的水分根系是吸收不了的,植物体内的水分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因此浇多的水分必须流出来,否则会让根系缺氧窒息,盆底也会成为细菌欢快的繁殖场地。
“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为啥要浇透?浇透了盆底就会有水流出来,你就能直观地看到。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最底部的根系也吸收到水分,并且从另外一种程度上来说能验证你的植料的沥水速度,还有花盆的透水性能,盆底孔是否堵塞等等。“宁干勿湿”没有错,是一种保险的方案,而且十分保险。自己如果把握不好水量,就不如少浇一点稳妥,初学可建议选择此方案。而“大胆浇水论”则是一种能使多肉植物生长旺盛、迅速、饱满,最容易达到最佳状态的方案。并且对于那些想让肉肉们“群生爆盆”、“多子多孙”的花友们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其实A方案就是一种“饿不死”的方案,而B方案则是一种“吃饱喝足身体棒”的方案。
我不建议使用底部无孔的花器,因为你不知道多少的水量是既能达到底部根系,也没有造成盆底积水的一个临界点,具有无法观测和预测的缺点。胆大的人可能会浇到积水烂根,胆小的人可能泼了几滴根本无法让根系喝足水。而且最麻烦的是浇多的水无法排出,就会在闭塞潮湿的空间里大量爆发细菌。
当然我以上说的“大胆浇水论”是在生长期的浇水适用方法,在休眠期控水或者停水当然是最稳当的,记住!休眠期采用“保险方案”是绝对错不了的。
并且,浇水量还要根据南北地域情况、天气情况、温度、空气湿度来做具体适用。北方气候干燥,晴天少雨,水分蒸腾很快,浇水频率可以高一些。而南方阴天多雨,空气湿度高,水分蒸发很慢,因此浇水频率肯定要低一些。对于花器来说,塑料、树脂、瓷器等器皿相对来说透水透气性差,浇水频率是要大大减少的。而陶盆、瓦盆则可以提高浇水次数。
现在也马上要入夏了,因此浇水量要逐渐减少了,入夏后是要严格控水的。总之,这些经验通过自己慢慢实践就明白了,没有那么纠结和复杂。
最后还有一个误区需要说明一下。也不知道是从何传起的,许多花友都认为浇水过多会导致徒长。浇水不是造成徒长的直接原因,是植物在缺光的同时,如果浇水量仍然很大就会加剧徒长的形成,缺光才是导致徒长的直接因素。你想想看,徒长现象已经在发生,此时水分还供给那么充足,岂不是更加导致细胞分裂速度加快?所以,其实只要阳光充足,浇水是完全不会导致徒长的,而是会使其长得更加饱满圆润。 LZ真有心,我连盆买的从来都不洗根 我不洗根。。。修根的。。。 楼主的腿好美。 我刚上了三个小球盆,就象上其他花卉一样的栽~~然后才看到这个贴 学习了 这个真是辛苦楼主了 实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