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熊猫】红黄乌 酸辛苦 (说说常见又陌生的蓼科植物)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5-6-24 15:22 编辑蓼科植物多为草本,大部分生活在北温带,热带地区不多.好多有喜水的天性,但也不是没了水就不能活,相反的有的在干旱地区也怡然自得.有些类群生命力超级强悍,有些种类是药材,野菜和花卉,有些还是防风固沙的生力军.
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敬请真正尊重和理解.......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5-6-24 08:57 编辑
蓼属 蓼科植物全球有40余属,800种,不是特别大,其中蓼属植物最多,300多种,占了全部种群的三分之一强.我国有100多种,古代就被先人们发现利用,高兴了还吟诵一番,风雅极了,尽管现代人所知不多.
红蓼是其中的姚明,快秋天的时候就绽放红色小花,本身高,花又密集,不但能招蜂引蝶,连人类也对之青眼有加.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5-6-24 08:59 编辑
酸模叶蓼比红蓼株型小些,前者最多一米,后者可以长到两米.古人却不管这些,这些水边的家伙统称”蓼花 ”. 《诗经》中也叫”游龙”,《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云“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隰是指湿地,很准确的说出了蓼属植物的生境.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5-6-24 09:01 编辑
两栖蓼不像游龙,倒是很像青蛙类两栖动物,水里能过活,叶片如睡莲般浮在水面,岸上也OK,.抖抖嗖嗖就能站起来.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5-6-24 09:03 编辑
水蓼们在古代被尊称为五,辛之一(分别是百合科的葱蒜韭,十字花科的芥,还有就是它),<<诗经>>《周颂•良耜》里又说:“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唐贾岛<<不欺>>也说:食鱼味在鲜,食蓼味在辛”.煮肉类的时候放点,去膻味,类似姜的功能,但现在因为有更好的作料,已经不是很常用常见了.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5-6-24 09:04 编辑
在南方水岸处送人时,蓼属植物也有了柳树的离别内涵.唐司空图:”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就是这么个意思.搜集一些和它们有关的,居然还写得不错,有着很深的文化涵义.比如
唐白居易: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
唐杜牧: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唐薛昭蕴: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
宋张孝祥: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宋陆游:数枝红蓼醉清秋。
明张颐: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明张四维:秋到润州江上,红蓼黄芦白浪。
清杨芳灿:红蓼滩头秋已老,丹枫渚畔天初暝。
南唐的冯延巳<<芳草渡>>也写的很唯美:
梧桐落,蓼花秋。
烟初冷,雨才收,
萧条风物正堪愁。
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
燕鸿远,羌笛怨,
渺渺澄江一片。
山如黛,月如钩,
笙歌散,魂梦断,倚高楼。
秦观《满庭芳.红蓼花繁》;“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
蔡绅“素秋向晚,岁华分付木芙蓉,萧萧红蓼西风”
细细看来,基本上就是个秋天到来的象征物.有红蓼就意味着伤秋和高洁.
画家们也不闲着,很是喜欢它.宋徽宗画过《红蓼白鹅图》、徐崇矩画过《红蓼水禽图》, 清朝蒲华画过《红蓼荷花图》近代齐白石也常把它们入画.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5-6-24 09:06 编辑
蓼属植物喜水湿,作物河岸造景极佳,有的比如花叶金钱草,红龙蓼作为彩色植物也可以装饰庭院公园,没了古人那份惆怅和离别,多了份热闹和矫情.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5-6-24 09:08 编辑
蓼属植物里也有小不点-萹蓄.叶子很像竹叶, <<诗经卫风淇奥>>里说:”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其中的绿竹指的不是禾本科的那个大高个,而是这个小矮子.萹蓄的花极其的小,还藏在叶子基部开,但就是这种看似卑微的植物几乎分布在全国各地,人不可貌相,植物也是如此.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5-6-24 09:09 编辑
萹蓄可以最高长到40厘米,还更小的:头花蓼.顾名思义,花为圆形头状花序,这些家伙在南方才有,石缝岩壁是它们的家.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5-6-24 09:13 编辑
头花蓼以小圆花序出名,火炭母则以黑色的果实闻名.它们的果实黑如炭,相传古代的小朋友们吃这个,还有用作染色剂给饭菜加颜色的,但现在都不用了.如今研究指出,火炭母全株有毒,所以还是少碰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