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找回密码QQ登录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

陌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查看: 5868|回复: 13

知道茶花文化有好处,转一篇好文章(中国古代茶花文化大事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14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省岳阳市 电信
中国古代茶花文化大事记



(来源:花博办 作者:花博办)



三国


蜀汉(221263年)张翊著《花经》,以九品九命等级品评花卉,将山茶列为七品三命。可见在一千八百年前中国四川一带,山茶已由野生进入栽培阶段,并已成为观赏性的花卉。宋初《清异录》载:张翊者……先主擢……平昌令。明代《花裏活》载:蜀汉张翊……戏造《花经》。上述两书均录《花经》全文,并都辑於《四库全书》。
晋代、南北朝


北魏正始四年至北魏永熙三年间(507534年)花卉专著《魏王花木志》问世。书中记载了桂州(今广西桂林)的山茶及中原地区的茶花海石榴。茶花的栽培已由南方扩展到中原地区。

南朝梁代承圣三年(554年)之前梁元帝萧绎(552554年在位)著《纂要》,载一年二十四番花信风,其中将山茶列为第二十三位。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茶花已成为中国24种名花之一。

南朝陈代(557589年)时任尚书令的江总于当时陈国的京都建康(今南京),作《山庭春日》诗,有岸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句。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第一首写茶花的诗。在距今1400馀年前,中原地区已在庭前池旁种植茶花造景。
隋代


开皇十年(590年)医药著作《野药集》行世(此书现存日本)。书中载有南山茶

大业元年至大业十四年间(605618年)隋炀帝杨广写《宴东堂》诗,有海榴舒欲尽,山樱开未飞句。位於隋代东都洛阳的原晋宫大殿东堂中,植有茶花(海榴)树。
唐代

唐睿宗在位时(710712)官至考功员外郎的宋之问,在被贬广西钦州时,写了植於州郡官衙中的茶花,诗题为《玩郡斋海榴》。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首以茶花名(海榴)入题的诗。

天宝元年至天宝十四年间(742755)大诗人李白于山东泰山以南的地写了著名的茶花诗《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永贞元年至元和十年间(805815)文学家柳宗元从礼部员外郎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他在永州谪居时几年封植茶花,写下了《始见白发所题海石榴》诗。

长庆初年(821822年)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写《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在醉为海榴开句之後自注:灵隐多海石榴花也。

会昌三年(843年)之前诗人卢肇在登第之前写了《新植红茶花偶出被人移去以诗索之》诗。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首用红茶花称谓的诗。

开成四年(839年)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将广东番禺的山茶及浙江会稽(今绍兴)的贞桐山茗(当时茶花品种名),移植至洛阳郊外的别墅平泉庄(据《平泉山居草木记》及《会稽续志》)。咸通四年(863年)之前文学家段成式撰《酉阳杂俎》。在其续集卷九中记载了山茶的产地,并首次记载了茶花的树高、花形、花色、花期。

咸通十一年(870年)之前著名诗人温庭筠作《海榴》诗,描写茶花花形时用缃彩剪成丛句。这是迄今发现的茶花诗中最早对重瓣茶花的描写。证明距今1100多年前中国已有重瓣茶花。

光化二年(899年)位於云南大理一带南诏国的《南诏图传》成稿。其画卷中绘有奇王之家庭院中的两株茶花古树。其文字卷中也有同样记载。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茶花树绘画作品。

天复二年(902年)浙江金华兰溪的著名诗僧贯休於四川写了迄今发现的第一首以山茶花为题的诗。

广明元年至唐末(880907年)著名画家滕昌?画《山茶家?图》(录名于宋《宣和画谱》)。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幅以茶花为题材的花鸟画。
五代十国

後蜀广政年间(938965年)後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作《咏山茶》。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首女诗人的茶花诗作。

後蜀广政年间(938965年)著名画家黄筌作《山茶鹑雀图》一幅及《山茶雪雀图》两幅,後其子黄居也作《山茶雪兔图》和《山茶雪雀图》各一幅(均录名于宋《宣和画谱》)。五代十国时期以山茶为题材的花鸟画已开始盛行。

宋代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文学家李撰《太平广记》,在卷四百九草木四中记载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海红并海石榴(海红即茶梅)。

约庆历至嘉?年间(10411063)梅尧臣《和普公赋东园山茶》诗中出现越丹茶花品种名。陶弼《山茶》诗中出现玉茗都胜等茶花品种名。其中玉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对白茶花的记载。

宋神宗在位年间(10681085年)大诗人苏轼《王伯扬所藏赵昌山茶》诗中初见鹤顶红茶花品种名。

元丰五年(1082年)周师厚撰《洛阳花木记》。书中记载了洛阳花木中的七个茶花品种,其中晚山茶(寒食开)、粉红山茶、千叶茶梅等都是迄今发现的有关这些品种的最早文献记载。

约熙甯元年至元?八年间(10681093年)祖籍浙江金华的著名诗人、文学家黄庭坚作《白山茶赋》,称颂白山茶为丽紫妖红,争春取宠,然後知白山茶之韵胜也。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篇茶花赋。

宣和年间(11191125年)宋徽宗皇宫中收藏有唐代以来8位著名画家的31幅以茶花为题材的花鸟画(据《宣和画谱》)。这些画作均经当时著名书画家米芾鉴定。

庆历元年至北宋末年(10411127年)中国茶花的文学作品从描写茶花的外形美发展到歌颂茶花的内在美,特别是将茶花人格化突出了茶花岁寒不凋的品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有劲意似松柏句,苏轼有长共松杉斗岁寒句。

北宋末年(1127年之前)山茶被列入自小寒至谷雨四个月中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居小寒节气第二候(据吕厚明《岁时杂识》)。

靖康元年至绍兴初(1126~约1133年)曾任大名府尹的王安中被贬广西象州时作《蝶恋花?山茶花》词。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首茶花词。

乾道八年(1172年)前後据陆游《剑南诗稿》所录茶花诗及其自注和宋嘉泰《会稽志》记载:四川成都海云寺後有山茶,一树千苞,花开时蜀帅率群僚开宴赏之,郡民竞出,士女络绎于路,数日不绝。时任四川制置使的范成大在两首《海云赏山茶》诗中也有门巷欢呼十裏村句。这些诗文都是迄今发现的大规模赏茶花活动的最早记载。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首次把中国茶花按地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南山茶,另一类是产于中原地区的中州茶(见《桂海虞衡志》)。

绍熙元年(1190年)浙江婺州(今金华)人喻良能,官至工部郎官,告老还乡後作《闻庄鹏举山茶小盆葩华杂然有意举以见遗因作诗求之》。诗中记载了小盆茶花鹤头丹。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关於盆栽茶花的记载。稍後刘克庄的《山茶》诗中也有且看盆中一本红句。可见南宋时茶花的盆栽艺术已盛行。

嘉泰年间(12011204年)大诗人陆游晚年退居家乡绍兴期间所作的两首茶花诗中,有惟有山茶偏耐久世间耐久孰如君句。歌颂了茶花自冬及春虽经霜雪风雨,仍能顽强地著花不已的高贵品质。

南宋(1279年之前)诗人徐致中在22句的五言古诗《山茶》中,写了黄香、粉红、玉环、红百叶、月丹、吐丝、玉磬、桃叶等8个茶花品种及南山茶。这是古代茶花诗词中写茶花品种最多的一首诗。其中黄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对黄色并有香味茶花的记载。(至明代,《本草纲目》、《群芳谱》、《药圃同春》、《学圃杂疏》、《瓶史》等多部著作中都载有黄山茶和香味茶花。)

南宋末年(1279年之前)据吴自牧《梦粱录》,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的茶花出现栽接一本有十色者。这是中国茶花园艺史上一株多色的首次记载,反映了南宋时中国茶花园艺技术达到的高度水准。该书还记载了茶花被沿街市吟叫扑卖,茶花在南宋已正式进入市场贸易。
元代

元代中期(1336年之前)国子监博士蒲道源所作茶花诗中首次出现渥丹品种名。

元代入主中原後(12791368年)中国茶花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散曲。迄今发现的作品中有御史大夫孛罗(蒙古族)及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和张可久的五首茶花曲。
元代末年(1368年之前)文学家陶宗仪著大型笔记丛书《说郛》一百卷,收录了许多有关茶花的古代文献。
明代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春云南大理感通寺高僧法天师徒,经半年的跋山涉水,将一盆云南山茶和一匹大理白马及象徵民族团结的诗章敬献给明太祖朱元璋。上殿觐见时竟出现马嘶花放的吉祥胜景(据《大理府志》)。

洪武年间(13681398年)曹昭著《格古要论》。书中载有九个茶花品种:宝珠、海榴茶、石榴茶、踯躅茶、宫粉茶、串珠茶、一捻红、千叶红、千叶白。

永乐年间(14031424年)著名道士张三丰从海岛移植一株耐冬山茶于山东崂山太清宫(据明黄宗昌《崂山志》)。此树至今犹存。

永乐四年至正统四年间(14061439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著《救荒本草》,其孙朱有著《周宪王救众本草》。两书皆载有山茶供食用的内容。

景泰四年(1453年)赵璧著《云南山茶谱》,记载了云南山茶的近百个品种(据《广群芳谱》,原书已佚)。

万历六年(1578年)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行世。书中对山茶进行了释名,并详尽地记载了山茶的许多品种及其药用内容。其中还记载了黄色茶花。

万历十五年(1587年)文学家王世懋著《学圃杂疏》。书中载有茶花的栽培方法,并载有黄山茶及杨妃山茶等。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花经》作者张翊的後裔张谦德著《瓶花谱》,书中也以九品九命等级品评可供插花的名花,将滇茶列为第一等一品九命,黄山茶和白山茶被列为第二等二品八命,蜀茶被列为第三等三品七命,茶梅被列为第六等六品四命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文学家袁宏道撰成中国插花艺术的专著《瓶史》。书中突出了黄山茶和白山茶在插花时的搭配运用,称黄白茶韵胜其姿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时任云南巡按的邓(号直指)作《茶花百韵》诗。这是迄今发现的最长的茶花诗(共200句)。诗序中归纳了茶花的十德,使之成为後世著名的茶花典故。

天启元年(1621年)王象晋撰成著名的花卉专著《群芳谱》。此书花谱中专辑山茶部,载有茶花的分类名和品种名26种,其中有香味茶花焦萼白宝珠、黄色茶花及产於温州的玛瑙茶。还载有茶花的栽培法。同时期的夏旦在所著《药圃同春》中也记载了香味茶花白钱茶。

崇祯年间(16281644年)吴彦匡著《花史》,记载了五色茶花五魁茶及笔管茶等。

明代(1644年之前)顾养谦著《滇云纪胜书》,记载了会城沐氏西园中有紫色茶花。这是迄今发现的关於紫色茶花的最早记载。

明代(1644年之前)云南通海秀山的红云殿,成为名闻遐迩的茶花名园。诗人张坦、张炜台等都曾为之题诗。此处茶花至清代仍经久不衰(据清代姚卜湘、阚祯兆等人的题诗)。
清代

清初(1680年之前)著名戏曲家李渔撰《闲情偶寄》,赞颂山茶花戴雪而荣……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也。这是以散文形式赞美茶花花品的传世佳作。

清初(1682年之前)翰林院编修陈维崧写了七首茶花词,是迄今发现古代写茶花词最多的文学家。其中《醉乡春?咏茶花》写到了茶花的食用,还写明用的烹调方法:鼎内乳花将溜,瓶裏玉花选逗。後者指插花。茶花食用入诗,非常罕见。

顺治十五年至康熙十年间(16581671年)吴伟业作《咏拙政园山茶》长诗。此诗使苏州名园拙政园的宝珠连理山茶名扬大江南北。

康熙二十三年至二十九年(16841690年)曹溶撰《倦圈莳植记》。陈子撰《花镜》。高士奇撰《北墅抱甕录》。上述三书皆记载了茶花的品种、性状及栽培法等内容。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清圣祖(康熙)命内阁学士汪灝等人以明代王象晋《群芳谱》为基础加以改编、刊正、增益,编纂成花卉专著《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书中卷四十一《花谱?山茶》辑录了历代许多茶花文献及诗词。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之前蒲松龄撰成著名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其中《香玉》篇敍述了山茶花仙绛雪的动人故事。这是以小说形式描写茶花的传世佳作。蒲松龄作为写作蓝本的绛雪茶花树(耐冬)植于山东崂山太清宫,史载为明初道士张三丰手植,至今犹存。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朴静子撰成茶花专著《茶花谱》一卷、《总说》一卷、《茶花别名咏》一卷、《拟咏钟茶花诗》一卷、《茶花咏》一卷。全书共记载了当时福建一带的茶花品种44种,茶花别名10种,并作茶花诗59首。

雍正四年(1726年)在陈梦雷原辑的基础上,蒋廷锡重辑成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该书的博物编草木典中辑录了大量茶花的历代文献和诗词。

乾隆年间(17361795年)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作茶花诗五首(其中四首为题画诗)。他是写茶花诗最多的古代帝王。

乾隆年间(17361795年)浙江《温州府志》记载了当地茶花的14个品种,其中有青色茶花旧衣青及黄色茶花御衣黄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大型丛书《钦定四库全书》经十年纂修而编成。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称四库。在子部和集部中辑录了大量茶花的历代文献和诗词。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吴其浚纂成植物学专著《植物名实图考》,在卷三十四木类中载有山茶科内容。作者後又纂姐妹篇《植物名实图考长篇》,在卷二十二木类山茶部中辑录了许多历代茶花文献。

光绪年间(18751908年)著名学者俞樾在晚年纂成《春在堂全书》。在其《曲园杂纂?十二月花神议》中,将汤若士(即《牡丹亭》作者汤显祖)定为十一月的山茶花男神,将杨太真(即杨贵妃)定为十一月山茶花的女神。《十二月花神议》是作者汇晋代以来花神诸说,又融入自己观点而列出的一张花神族谱

[ 本帖最后由 蕊寒香 于 2007-8-14 23:23 编辑 ]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1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连云港市 中移铁通
谢谢绿竹先生!好文章啊!:victory: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14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鹏博士长城宽带
:s7好长一篇,,收藏了慢慢看.谢谢清风分享!已连接置顶,大家共同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岳阳市 电信
前些天读到这篇文章以后,居然白日做梦,今天睡午觉时,梦见到了文章里所说的青色茶花“旧衣青”和黄色的“御衣黄”。可见中毒之深。醒来后与朋友说起,他笑说肯定是白茶花染了色,被人骗了。我回忆好象那些茶花的确象白雪塔的样子,只是颜色深浅有致,煞是可爱。可见做梦是有生活基础的。

[ 本帖最后由 清风绿竹 于 2007-8-14 23:20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14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鹏博士长城宽带
:s76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可见清风的中毒之深。说起梦,以前偶也做过几次,梦见到了一个漫山遍野都是茶花的野外,各种山茶花争奇斗艳,看得偶口水直流,于是偶贪心的挖呀挖~~结果每次醒来都腰酸腿疼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1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湖州市 电信
:s7好长一篇,,收藏了慢慢看.谢谢清风分享!已连接置顶,大家共同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5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邯郸市 联通
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5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仙桃市 联通
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宝山区 电信
这个明显是毒发不省人事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省四平市 联通
太长了
拿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APP|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陌上花 ( 京ICP备14018705号-11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4 22:51 , Processed in 0.074939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