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找回密码QQ登录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

陌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查看: 5037|回复: 38

月季种植问与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22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宋玉 于 2012-2-22 17:57 编辑

      首先,小猫先说明一下,因为小猫不是专业人士,此贴只是些个经验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2楼  介绍下月季常用的杀菌剂的作用特点以及彼此间的区别和月季常用的杀虫剂作用特点和区

5楼  月季花颜色的形成

6楼 插穗生根的促进物质和阻碍物质

8楼关于蔷薇比月季容易扦插生根的生理分析

楼主热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玉 于 2012-2-22 17:33 编辑

介绍下月季常用的杀菌剂的作用特点以及彼此间的区别和月季常用的杀虫剂作用特点和区

先说杀菌剂!

1,代森锌.

防治月季黑斑病,属于较  为广泛的保护性杀菌剂,但无内吸治疗作用.在临近发病期间和发病 初期喷洒效果明显.注意勿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2,百菌清.
防治月季白粉病,属于广谱性杀菌剂,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以阻止孢子发芽,阻碍菌丝发育及孢子形成.但无内吸性.注意不能与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混用.
3多菌灵.
防治月季黑斑病,白粉病,是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能抑制菌  体核酸的形成,可以防治多种由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注意不能与碱性农药和含铜制剂混用.
4甲基托布津.
防治月季白粉病,是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注意不能与碱性及无机铜制剂混用.
5,粉锈灵(宁).
防治月季白粉病有特性,是目前防止 白粉病最好的药剂.具有保护,治疗,熏蒸,铲除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有双向传导功能.不可与强碱性农药混用.
主要类型就这些,其他各种如,链霉素,代森铵,硫酸铜,硫磺粉,高锰酸钾,石硫合剂,硫酸亚铁,退菌特,克菌丹,等等都和以 上种类原理相同或者成分类似,就不一一介绍了.


    杀虫剂!
1,乐果.
蚜虫,介壳虫,蓟马具有强烈的触杀和内吸作用.并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对螨类类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注意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2氧化乐果.
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是针对已经对乐果产生抗药性的的蚜虫,以及藏在卷叶内,钻入茎叶表皮内的害虫,杀灭速度快,持效性长.注意对人的 毒性也很大,要做好防护.
3,辛硫磷.
对鳞翅目幼虫有特性.蚜虫,螨类,地**,蛴螬,蝼蛄.属于广谱性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4,杀螟松.
对刺吸式,咀嚼式口器害虫和蛀食性害虫豆油强烈的触杀作用.如:蚜虫螨类,介壳虫,蓟马.具有较强的胃毒作用 .并能渗透到植物组织内杀死钻蛀害虫属于广谱性杀虫剂.
5,呋喃丹,有效防治蚜虫,螨类,介壳虫,和土壤内的蛴螬,白蚁等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属于剧毒农药,注意安全.
备注:螨类就是大家所说的红蜘蛛.本帖不是种类大全,所以大家没必要提出还 有什么 什么的药可以防治什么什么的害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2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s32:s3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2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楼主传授经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季花颜色的形成

月季、的颜色五彩缤纷,但各种颜色 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 月季唯独没有兰色的?

一般来说,在所有植物花瓣细胞液里含有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黄酮等物质.凡是含有大量花青素的花瓣,它们的颜色都在红,紫,蓝三色之间变化.含有大量叶黄素的花瓣呈黄 色或者淡黄 色.含有大量类胡萝卜素的的画报那则呈现深黄和橘黄 色而其他 颜色 则是由各种黄酮化合物显示出来的.


  花青素是水溶性物质,分布于细胞液中,这  类色素的颜色随细胞液的酸碱度变化而变化.一般 来说,在碱性溶液中呈现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而在中性溶液中则呈现紫色.

有资料记载,有这样的实验.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可以把一朵红色的花分别浸泡在 碱性溶液中,红色的花就会渐渐变为兰色的,我没实验过,并且 对 其结论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现在说说月季为何没有兰色的,大家都知道,红黄蓝是自然界的三原色,三原色就是指不能用其他颜色调制出来的颜色.而月季 的花青素遗传基因里先天没有兰色.随便提一下自然界黑色的花朵 非常稀少的原因,因为黑色能大量吸收光波,而光波会对其产生严重伤害,所以在 生物进化过程中因此逐渐被自然界淘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插穗生根的促进物质和阻碍物质

插穗生根,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而使细胞分化起重要作用的是生长素,它能将普通细胞转化为根原细胞。并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生根和抑制侧芽生长的作用。叶片本身会合成吲哚乙酸,而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有吲哚丁酸,萘乙酸,和生根粉等。由叶和芽合成的生长素及辅助素,因 植物生理的极性作用,将生根物质向插穗基部转运,是插穗基部成为生根最活跃的部位。

  简单通俗的理解,抛开外界环境的 影响,插穗内部促进生根物质的多少直接导致插穗生根的难易。但目前还没发现有效的办法让 植株内部自然增加促进生根物质的办法。只能是人工使用药物来增加。


  同时插穗内部还存在着生根抑制物质-----内源生长抑制剂。它是植物 体内自然存在的阻碍物质。植物的 休眠,落叶,封顶和衰老等生理现象,都是靠生长抑制剂来实现的。同样对插穗生根也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虽然 阻碍生根的物质,和促进生根的 物质相互对抗,能使生长促进剂失去活力,但对截节制生长和保证在不利环境下能继续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抑制剂的产生和运作机制,与日照的强度和光周期有关。并且 其具有积累叠加特性。我们可以 简单 浅显的理解为,光合作用是产生生长抑制剂的原因。也因此导致,新生枝条和嫩枝扦插更容易生根。原因就是其内部生根抑制剂积累的少的缘故。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连日阴雨天或者不见阳光的植物,生长势头很猛,也就是徒长枝。这就是缺乏抑制剂调控导致的。还有就是很多难以扦插繁殖的植物,通过“黄化处理”,扦插就变 的容易生根了。就是利用阻碍光合作用以减少抑制剂的产生的原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22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s001来学习一下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蔷薇比月季容易扦插生根的生理分析

  插穗生根有两种类型。一是,从插穗基部的表皮,或者是芽眼,叶腋上钻出来。称为皮部生根类型。再就是,从愈合组织内或者愈合组织附近的 位置钻出来,称为愈合组织生根类型。

  有经验的同学会发现:蔷薇扦插,会从芽眼上 长根出来,也会从 愈合组织上长  出来,但一般是先从 芽眼出来根。这  说明,蔷薇同时具备两种生根类型的能力特征。而月季,是 单纯的愈合组织生根类型。因为有先产生愈合组织的程序花费的 时间,所以将导致 生根时间的 延长。而 时间的延长,又导致插穗被感染的几率加  大。


  关于扦插,还存在插穗内部生根的促进物质和 阻碍物质的 相互影响。关于促进物质和阻碍物质的 作用和如何减少阻碍物质对生根的影响,下次将向有兴趣的同学详细介绍,敬请关注陌上月季版块

   以上原因,应该是蔷薇比月季扦插容易的主要 因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保证扦插成活后移植过程中的成活率?

     养花时间长了,总是想能自己繁殖一些,既可以送人又可以替换老了的苗,可是往往很多同学会遇到明明是已经生根而且花芽也萌动了(按扦插成活来说,这样已经属于成活),可是给小苗换大盆的时候,却会挂掉,让很多人很是苦恼,下面我总结下我的看法

      首先,扦插成活率的保证,扦插众所周知温度和湿度是保证成活率的关键。月季生根的最佳温度为2025℃;土的湿度8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90%。至于,有很多朋友选择水插或者家中选择素砂扦插为什么成活率不高,常常有朋友害怕肥伤到新出的根所以会选择无肥扦插,其实氮肥是保证根部生长的必须,但是添加多少肥量这个真的非常难掌握。而且,为了保证扦插成活率,最好让土温能高于空气温度,这点对于家庭繁殖的难度也相对较高。田间大量繁殖时可以建拱棚,这样很容易控制温度和湿度,而在最底下铺上一层农家肥后对土温也好控制而且肥量也充足。


     第二,扦插已经成活(有些朋友属于金手指虽然环境不好但是插了成活率很高)却因为给小苗换大盆的时候没多久竟死掉了,更让人觉得悲痛,这个主要原因就是移植时伤到了新长出的细根。那么怎样不伤及细根呢?(先声明花儿别骂我),购买过花儿的小苗的朋友普遍反映花儿的苗移植成活率高,你们也一定发现了花儿用的扦插介质就是苔藓一类的东西,因为苔藓很轻,因此在移植到大盆的时候几乎不会伤害到根部,这也是保证成活率高的一大因素。


    所以我建议,在家庭繁殖的朋友,你们不妨购买些进口泥炭,那里已经添加了肥量;但是,即便这样家庭还是不利于扦插繁殖,还是环剥或者高压成活率更高一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22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APP|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陌上花 ( 京ICP备14018705号-11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3 13:14 , Processed in 0.031663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