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1-1-24 12:29 |
---|
|
本帖最后由 郑腾作用 于 2014-10-3 06:20 编辑
天朝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自古又农耕民族.为了生存,必须要吃可吃的动物植物.动物食谱很不靠谱,到处乱跑不是很好捕捉.植物食谱就不一样,就在一处呆着,来源相对稳定.这表现在汉字上就是木字旁,禾字旁,草字头的字儿特别多.经过数千年的流变,有些已经不太用.陆游《菘园杂咏》云:“雨送寒声满背蓬,如今真是荷鉏翁。可怜遇事常迟钝,九月区区种晚菘。”这里的"菘"说的是十字花科的白菜,说明近一千年前还在用,现在已经束之高阁,成了冷僻字.还有些有了新的含义,虽然有些无厘头和恶搞.比如:"莪"(音同鹅),指的是十字花科的播娘蒿,"菁菁者莪,在彼中阿"<<诗经·小雅>>说的就是播娘蒿.网络社会居然和性扯上关系,真是想象力太过丰富.有些还保持原样,千古未变,也是现在的常用字.比如:"芹"还是说的伞形科的芹菜,只不过由过去的水芹变成现在更好吃的杂交芹菜."莲"还是睡莲科莲花."桂"也一直单指木犀科的桂花树."栗"是壳斗科栗属植物.又比方:"梧桐"也是指的那个梧桐科的高大乔木.随便翻翻字典就会找出好多.
还有一些经过更复杂的演变,先前面目几乎不见,成了人名用字.这次说说"薇"和"菲".
距今约3000年前的<<诗经>>是天朝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翻遍全书,随处可见采这采那诗文.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一边收集各种可吃的野菜野果,一边聊天GOSSIP,发发牢骚.《诗经·小雅·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这里说的采薇就是在采集豆科植物野豌豆.我国豆科植物分布广泛,野豌豆也不止一种,古人可不管它们的具体科属,能不能吃最重要.野豌豆又叫大巢菜,嫩茎可食,味道如现在的豆苗,是古代重要菜蔬.<<诗经.小雅·四月>>"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蕨"是说的蕨类植物."薇"还是指的野豌豆,都是一回事儿.
上古时代的先民与现在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不会固定某一地区特意种植某种蔬菜.都是看天吃饭,有啥吃啥.优点是纯天然,缺点是饥一顿饱一顿没准头.相传当年商代小国孤竹国的两位公子哥伯夷叔齐,后来武王灭商,耻食周粟,采薇而食,获知野豌豆也是周朝的后,饿死于首阳山。恶意揣测一下,野豌豆这玩意儿是有季节性的,即使是漫山遍野都是,也不可能保证全年无间断供应.就算是放开了吃,如果不下山,也难免是饿死的命运.封建社会歌颂他们有气节,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采薇>>里说他们死的毫无价值.角度不同,结论大相径庭,就看人咋想了.
<<诗经.古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其中"采葑采菲,无以下 体。"大白话就是采集十字花科的芜菁和白萝卜,只采叶,不采根.暴殄天物也.葑指芜菁,十字花科芸薹属,菲是十字花科萝卜属白萝卜,二者同科不同属,但都根部膨大可食.十字花科植物在我国自古就是重要蔬菜,叶可食,根也味道不错,全科植物都没啥毒性,是户外探险采集野菜的不二之选.
西晋左思《蜀都赋》:“日往菲薇,月来扶疎。"这里的菲薇不再特指,而是指草木茂密的样子.而到了现在,因为二者的发音听起来优美有韵律感,成了许多女性常用名.当红女明星赵薇从小没改名,王菲叫王靖雯的时候半红不紫,改成王妃的谐音,一发不可收拾.是因为自身原因,还是拜声音选字所赐,真是傻傻分不清楚.而今,葑菲成了锋菲恋重拾旧爱.王菲赵薇原本也是好闺蜜.俺也八卦凑一卦,八一八这些字里背后的植物,其实都挺土,只不过是赵野豌豆和王白萝卜,没啥了不起的.也许所谓的明星也像时令蔬菜,一茬又一茬,一拨又一拨,出色因为赶上了时候.
上月初就写完,结果忘点保存,等我今天重写,锋菲都忙着造小孩呢.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真TM变化快!
|
评分
-
8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