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还是要用药了,因为看了日本人的博客说是无农药的灭虫法.还是虫太厉害了,闷不死它.:s32
笨女人 发表于 2009-9-6 20:23 ![](https://www.moshua.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今天正好在整理一個有機資材
給您參考看看
~~~~~~~~~~~~~~~~~~~~~~~~~~~~~~~~~~~~~~~~~~~~~~~~~
亞磷酸+氫氧化鉀 以一千倍,一比一分別溶於水後,混合.即成為亞磷酸溶液!!
這溶液噴灑+罐注在植株身上時.能起到 殺菌 防禦 施肥 三種功效 所以 我們稱他為"植物防禦素"
詳細的資料請閱讀兩則官方報告 我把一些重點摘錄下來如下:
目前非農藥防治資材中以亞磷酸
(H3PO3 )的效果較穩定,而亞磷酸被應
用於防病,主因於1980年代一種防治疫病
藥劑「福賽得」的研發成功後,發現主要抑
病物質為其代謝產物中的亞磷酸,能刺激寄
主植物啟動防禦系統,產生抗生物質。其實
除了亞磷酸外,歷年來國內外學者研究指出
某些微生物(根圈螢光細菌、木黴菌或膠狀
青黴菌)或化學物質(水楊酸、茉莉花酸、
或亞磷酸)能刺激植物啟動防禦系統,產生
抗生物質對抗入侵的病原菌,就如同人與動
物施打預防針一樣,在特定病原菌入侵植物
時,植物本身即可辨識受侵害而立即啟動防
禦系統,產生抗生物質(通稱植物防禦素)
與病原菌打仗;植物抗禦素對病原菌的菌絲
生長與產孢具干擾與抑制作用,有直接保護
寄主的功效,抵抗病原菌的入侵,時效常可
達數週至一年之久。
亞磷酸施用後,可被植物葉片、根系
吸收,運送至體內,發揮直接殺菌功能,
同時啟動防禦系統,使植物產生抗病能力抗
抵入侵之病原菌。當病原菌入侵時,病原菌
可被亞磷酸鹽侵襲,使病原菌部份被控制 住,此時病原菌亦被植物細胞所辨識,而使
亞磷酸鹽啟動防禦系統產生植物抗禦素及
PR蛋白質,直接攻擊病原菌,並會發出警
訊呼籲其他尚未受侵襲的細胞啟動防禦系
統,繼而使多醣類增加額外的蛋白質以加強
細胞壁,如此病原菌就會被植物體的反應所
壓制或殺死。亞磷酸的抗病作用即是一種後
天獲得的系統性抗病(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簡稱SAR),又稱為誘導性系
統性抗病(Inducing Systemic Resistance,
簡稱ISR),屬廣義性生物防治的一種。
亞磷酸原為緩效性磷肥的一種,具強
酸性,水溶液的酸鹼值約pH 2~3,因此須
以強鹼物質(一般以氫氧化鉀, KOH)中和
至pH 5.5~6.5,施用於植物體才不會造成
肥傷。然而調配酸鹼值對一般農民而言並非
易事,因此一般都是工廠將亞磷酸配製中和
調節酸鹼值成濃厚水溶液,再置於密閉容器
內販售,但液體狀的亞磷酸根易氧化成磷酸
根(PO4-3),而大大的降低防病功能。農試
所已研發出簡單的配製方法,使用者與農民
可以自行配製。只要以市售之95~99%的
工業級亞磷酸與氫氧化鉀(95%)以對等
重量 (1:1) 溶於水後即可使用;如欲配製
1,000倍亞磷酸溶液,即在100公升水中加
入100公克亞磷酸與100公克氫氧化鉀,500
倍溶液則加入200公克亞磷酸與200公克氫
氧化鉀即可。但因亞磷酸為強酸、氫氧化鉀
為強鹼,配製時需分別溶於水中,再混合使
用,或可先將亞磷酸溶於水中後,再溶解氫
氧化鉀,這樣調好之亞磷酸溶液酸鹼值約在
pH 6.1~6.2左右,即可直接使用,可減少
調配亞磷酸酸鹼值時的費時與費工,並避免
溶液於保存時,因氧化作用而導致藥效降低
的情形。但要注意千萬不可將兩者同時加入
水中,或將兩者混合再加水稀釋,且配製時
勿用手直接碰觸亞磷酸與氫氧化鉀。另一方
面,因亞磷酸溶於水後,易氧化成磷酸,降
低防病效果,故配製好之亞磷酸溶液不易
保存,應當日使用完畢。同時亞磷酸因易
潮解,可事先分裝密封、共同購買、或現
買現用。
植物在吸收亞磷酸後,在植株根部可被
土壤微生物代謝成磷酸,成為植物主要肥料
之一;亞磷酸並不能直接取代磷酸直接成為
肥料,但可與磷酸一起施用,植物可生長更
佳。亞磷酸被人或動物吸收後,轉化成磷酸
根,成為腺嘌呤核甘三磷酸(ATP)與核酸
的主要構成物。防病用的亞磷酸用量少,防
治疫病效果顯著,不會有抗藥性的產生,可
替代一般之化學(農藥)防治方法,降低農
藥的使用,對人、畜亦無毒性,沒有殘留量
的問題,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此種非農藥
防治策略的應用,可維繫生態環境平衡,達
到確保農業的永續經營,值得推薦農友參考
使用。 ~~~~~~~~~~~~~~~~~~~~~~~~~~~~~~~~~~~~~~~~
[url=]
[/url]
![](http://img.ruten.com.tw/s1/1/fc/25/11090907148325_163.jpg)
(PS.包裝的貼紙設計是我們陌上花壇裡的才女所設計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