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1-1-24 12:29 |
---|
|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8-1-24 13:23 编辑
由于时代久远,天朝历史上有很多无名氏的杰作,但后人常常不甘心,于是假借大牌以显示来头大。比如《灵飞经》就非说是钟绍京写的,又比如这摩崖石刻《瘗鹤铭》,假托的人就更多,以陶弘景王羲之呼声最大,可惜都疑点很多,难以服众。
《瘗鹤铭》背后的故事太多了,以至于我都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瘗音同易,埋葬的意思,瘗鹤铭就是养的这宠物大鸟死了埋了,很难过,写一篇纪念一下,还把它刻在镇江焦山江心岛石头上。很矫情的一件事,不是劳苦大众能干得出来的。
大概是越得不到的越觉得好,《瘗鹤铭》全文一百多字,如今经过雷劈风化水渍,能读的就90字,其中还好多不清楚的。这石刻隋唐不是很有名,到了宋代开始被士大夫注意,欧阳修吹捧过,黄庭坚更是不遗余力,甚至独断:“大字无过《瘗鹤铭》。”还自诩笔法受这碑刻影响后功力大长,这就有点扯了,老黄的字内紧外放,明明是受柳公权的影响最大,《瘗鹤铭》咋惹到你了?倒是郑板桥真的受到《瘗鹤铭》影响,因为《瘗鹤铭》里面篆书隶书楷书行书杂糅,以楷书为主,很像郑板桥的乱石铺街体。
我手头上没有纸本的《瘗鹤铭》,今天偶然翻手机看到的,很喜欢里面自由自在的书写方式,就一边看着手机一边照猫画虎划拉一番。时代变了连临帖的方式都随着改变,这绝对是古人未曾想到专属现代人的福利。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