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找回密码QQ登录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

陌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查看: 2746|回复: 9

[芍药科] 牡丹是不是冬天要落光叶子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5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 电信(全省通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5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嘉定区 电信
冬天就是落光叶子的.:lol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6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清华大学教育网
本帖最后由 maomaothecat 于 2009-12-6 11:25 编辑

是的,明年春天是从土里发出新枝。像红薯,土豆一样。也是为什么冬天花市里卖的牡丹只是根了。经过落叶休眠明年的花会更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12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嘉定区 电信
是的,明年春天是从土里发出新枝。像红薯,土豆一样。也是为什么冬天花市里卖的牡丹只是根了。经过落叶休眠 ...
maomaothecat 发表于 2009-12-6 11:21

您说的是芍药吧.
牡丹是木本.落叶后,芽在老枝上形成.不是从土里发出新枝的.(除非平过茬.)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12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清华大学教育网
本帖最后由 maomaothecat 于 2009-12-12 13:54 编辑

去百度了一下,回答楼上,“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 ”
所以准确地说, 牡丹和芍药同属,不是木本而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所以是当年发芽,当年落。
另外,牡丹浇水不宜多,冬季一般不浇或少浇水,5月以后天气渐热,若天旱地干,可适量浇水,但宜干不宜湿,土干后方能浇水。要防积水,以免烂根。时常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牡丹根系垂直入土,松土宜深。每年深松表土至少3次,春天花后一次,夏天梅雨季过后一次,秋天台风暴雨过后一次主枝顶芽如果不是花蕾,而是叶芽,应及时摘去,以免徒长,影响开花。牡丹枝条较脆,花朵初开时,常因花头过重使枝条弯曲,稍遇大风易被折断,因此可以用细竹片绑扎扶持,这样既防止折断又能增加美观。花谢以后,将花梗剪去,不令结籽,以保植株生长旺盛。
牡丹越冬要覆草防冻,3月天暖即应扫除覆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1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嘉定区 电信

芍药的芽

芍药的芽

牡丹的老枝与上面的芽

牡丹的老枝与上面的芽
回复 5# maomaothecat

百度上的描述:“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 ”
没有错啊.  "灌木"者,丛生的木本是也!
看看牡丹和芍药现状的PP,可知它们的差别:
芍药的芽是从地下块茎上生出的;
牡丹的芽由老枝的顶芽或腋芽发育形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1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电信
楼上正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电信(全省通用)
是的,牡丹的花芽是在老枝上的。现在好象已经有了呢。不知道我的猜测对不对。
只是忘了防冻,今天零下3度,我根本没有想到覆草。我只记得歌词里的牡丹不怕冷的:L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2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资阳市 联通
关于防冻的问题,芍药是覆草。而牡丹是用土将根部垒起约8公分以上,形成一个馒头型小土堆以护住根部,来年待新芽上枝以后再弄开让其生长新芽。不过最好不要地里长出的新枝生长,因为牡丹都属于是嫁接的。原生枝不会开出好花。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2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嘉定区 电信
本帖最后由 bwj 于 2009-12-20 11:51 编辑
是的,牡丹的花芽是在老枝上的。现在好象已经有了呢。不知道我的猜测对不对。
只是忘了防冻,今天零下3度, ...
悠然看云 发表于 2009-12-19 10:37

牡丹较耐寒的,一般这温度大概没事.(看具体栽种地区而定.)
那年大雪灾,我的没覆草也没事,以后照样开花.
另外,芽如很丰满,就是带花蕾的.如尖细不丰满,即是无花蕾的,明春光长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APP|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陌上花 ( 京ICP备14018705号-11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5 14:13 , Processed in 0.080001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