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月季是月季家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其根系发达,抗性极强,枝条萌发迅速,长势强壮,管理粗放,耐修剪,花型丰富,花香浓郁,花开四季不断,花色艳丽奔放,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是现代城市多层次、多方位园林环保绿化得心应手的“魔术师”。
一、生物学特性
藤本月季在我国南北不同区域均宜栽植。华北地区一般3月中旬开始萌芽,3月下旬展叶,5月中旬初花,多花品种可重复开花至11月中旬,霜冻后逐渐落叶。多花品种第一次花后结实,果实到11月份变为橙色或红色。
藤本月季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较为适宜。它性喜温暖、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最佳生长温度为15—25℃,低于5℃开始休眠,高于33℃花质较差;光照不足时茎蔓变细弱,花朵变小,花量减少,花色变淡;不耐积水,若长期排水不良,会造成生长不好,易烂根。喜肥水,在肥水丰富的条件下,枝叶茂盛,花盛色艳;反之,花朵变小,花色转淡。有很强的耐旱、耐寒和抗病虫害能力,根系发达,枝条萌发迅速,长势强壮,分枝力强,再生力好,每株年萌发主枝7—8个,每个主枝又可萌发若干侧枝。
二、整形修剪技术
藤本月季具有较长的藤蔓,令其自由生长,不但不成形,而且影响生长及开花,故需依附在某些预制支撑架上生长。因此,整形修剪的任务之一,就是根据园林造景的需要,让其在预先安排的支撑架上良好生长,以形成独特的观赏造型,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
在移栽前,首先要疏去衰老枝、细弱枝、伤残枝、病虫枝,掘苗后还要对根系进行修剪,把老根、病根剪除,将伤根截面剪平,以利愈合。苗木定植后一般需进行一次较强的修剪,常在枝条近基部10cm处剪截,先养好根系,以后才能抽生枝条。
藤本月季品种较多,大致分为一季花品种和多季花品种两类。一季花品种是在头年生的藤蔓上抽生花枝,初夏开出大量的花朵。因此,早春的修剪必须注意尽量保留头年生的壮藤,去除不能开花的老、弱、病枝及过密藤蔓,同时进行轻度短截,否则,不当的强剪必定会影响到春天开花,甚至毁坏植株。所保留的藤蔓要适当地进行牵引、缚扎、卷盘,使其分布均匀,充分透光。一般当藤蔓长到适当长度时,再把它们从基部按一定角度分开,使各藤蔓间距离均匀,同时将末端向下弯成拱形,然后加以缚扎固定,促使拱形藤蔓上的腋芽充分发育,发出许多分散于空间的花枝,并开出大量的花朵。花后还要进行修剪,如有老藤可从基部剪除,保留头年生的壮藤,并适当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抽发强壮的蘖芽,秋末就能形成健壮的新生藤蔓,藤上的饱满芽来年还会形成花枝,这样年复一年的生长,植株的体积会长得很大。
多季花品种一般在定植后三年内无需大的修剪,每年仅去除死藤及无用的枝蔓,并进行轻度的短截即可。自第四年开始进行入冬前和春季修剪,每株保留4—5根强壮的主藤,剪除过多的老藤,但要注意不宜过多地修剪2—3年生的藤蔓,因其在这种藤蔓分枝上开花最好。在整形盘缚时,要去掉主藤的尖梢,以促进侧枝生长开花。花后要去除残花,并注意保留枝上的饱满芽,目的是为了产生新花。也有的品种花后不去残花,故意让其结果,枝条上挂满金红色果实,很有观赏价值。
三、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1、施肥。由于藤本月季开花多,需肥量大,所以在冬季休眠期应施足底肥。生长季应及时施肥,一般在五月盛花后追肥,以利夏季开花和秋季花盛。秋末应控制施肥,防止秋梢过旺而受到霜冻。春季开始展叶时,由于新根大量生长,注意不要使用浓肥,以免新根受损,影响生长。
2、浇水。藤本月季在整个生活期中都不能失水,从萌芽到放叶、开花阶段,应注意供应充足水分。尤其是在花期需水特多,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花朵肥大、鲜艳。进入休眠期后,需水相对减少,应适当控制水分。
3、病虫害防治。藤本月季在生长期间易感染白粉病和黑斑病。发病初期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几次,效果很好。蚜虫是月季栽培中常见的害虫,可用金世纪1500倍液或吡虫啉1500倍液喷雾即可。此外,黄刺蛾和星天牛也是其常见害虫,应注意防治,黄刺蛾要掌握在3龄幼虫以前防治,效果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