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季白粉病

爱上花

2008-06-09

最近被白粉病吓到了,家里的月季无一幸免,今天给它们全剃了头,连花蕾都全剪了,灰常灰常舍不得~:s1099" />9" />  像我们这样的菜鸟连病情都经常搞不清楚,今天在网上搜罗了一堆的资料,现在拷贝过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做好提早预防的工作,别像我家的病入膏肓才知道怎么会事。。。

先给大家看一下我家的例子:

(经过各位大虾的分析之后,我家的月季找到了病源,不只是单单的白粉病,而是综合患上了好几种病菌。。。:s1022" /> )

要提防的小的黑点。

[

本帖最后由 爱上花 于 2008-6-9 22:42 编辑

]

相关阅读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25阅读3756

爱上花助理花坛师

待定大虾找出的病源:月季缺微量元素叶片的表现,还有打农药时,浓度没掌握好,喷施时间不对,叶片上也会有药害.

[

本帖最后由 爱上花 于 2008-6-9 22:44 编辑

]

2008-06-09回复

爱上花助理花坛师

原来是自己爱花心切,喷药没掌握好方法害了它们~:s109

[

本帖最后由 爱上花 于 2008-6-9 22:46 编辑

]

2008-06-09回复

爱上花助理花坛师

最后白粉原形毕露了

2008-06-09回复

爱上花助理花坛师

月季白粉病(Chinese rose powdery mildew)

  

  1、症状:主要危害新叶和嫩梢,也危害叶柄、花柄、花托和花萼等。嫩叶皱缩扭曲,上、下两面布满白色粉层,渐渐加厚,呈薄毡状。叶片加厚,为紫绿色,逐渐干枯死亡。成叶感病时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斑。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稍肿大,长出长椭圆形的白斑。花蕾染病时,表面被满白粉,花朵畸型。花蕾不开或仅露出一点花瓣。

  2、病原:病原为毡毛单囊菌和蔷薇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pannosa)和( Sphaerotheca  rosae),属子囊菌亚门,无性阶段为白尘粉孢(Oidium leucoconium)。病部后期出现的小黑点即病菌的闭囊壳,大小90—110μm,附属丝少且短,内生1个子囊,大小80一100×60—75(μm)。子囊中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大小20一27×12—15(μm)。无性态分生孢子成串,椭圆形至腰鼓形,无色,大小23—29×14—16(μm)。毡毛单囊壳菌丝体为毡状,菌落着生部位不变形,子囊孢子6—8个别于蔷薇单囊壳。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芽中越冬,翌年,病菌随芽动而开始活动,浸染细嫩部位,产生新的病菌孢子,借助风力等方式传播。露地栽培月季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发生较多,温室栽培可周年发生。夜间温度较低(15-16摄氏度),湿度较高(90%-99%)有利于孢子萌发及侵入,白天气温(23-27摄氏度),湿度较低(40%-70%)则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及释放。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小叶、无毛的蔓生多花品种较抗病;芳香族的多数品种,尤其是红色品种均易感病。

  4、防治方法

  (1)改善种植条件,温室要通过透光,降低温度,避免施过多的氮肥,适当多施磷、钾肥。

    (2)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减少浸染源。

    (3)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喷施1千克/升的石硫合剂。

    (4)硫磺粉常用作温室栽培月季的冬季防治,将硫磺粉在温度为15—30OC熏蒸杀菌效果较好。

[

本帖最后由 爱上花 于 2008-6-9 23:47 编辑

]

2008-06-09回复

待定品种花坛院士

前三张图不像白粉病,难道是得白粉病BB时期?不同的月季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也不一样,总之,定期喷药就行,没病的也可以预防一下.

[

本帖最后由 待定品种 于 2008-6-9 21:59 编辑

]

2008-06-09回复

爱上花助理花坛师

原帖由

待定品种

于 2008-6-9 21:51 发表

都不像白粉病

你来啦~:victory:  今天还想请教你了,但根据以上搜索的资料来看,应该就是白粉病了,而且后来还发现根部有些白色的粉末。。。之前我还以为什么碎纸屑,像纸巾忘记在口袋里被洗衣机洗完后的样子。。。结果这几天越来越严重了。

2008-06-09回复

爱上花助理花坛师

月 季 霜 霉 病

   1、病状:霜霉病危害叶片、嫩梢、花梗及花。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纹,后扩大呈黄褐色和紫色,后为灰褐色,边缘色较深,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最终引起叶片扭曲、畸形。天气潮湿时,在叶背病斑处可见到稀疏的灰白色霜霉层。小叶往往变黄,有的病斑为紫红色,中心为灰白色,与农药药害及化肥灼伤状相似。新梢和花感染时,病斑与叶片相似,但嫩梢上病斑略显凹陷。严重时,叶萎缩脱落,新梢枯死。

  2、病原菌:月季霜霉病是真菌中的一种蔷薇霜霉菌侵染所致(霜霉属病菌Peronospora sporsa Berk)。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在气温低、相对湿度较高、植株表面存有水滴的情况下,病害易发生和蔓延。温室通风不良、植株过密、湿度高和氮肥过多时,病害均严重。该菌只侵染月季

  3、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夏,以分生孢子侵染,孢子萌发温度1~25℃,最适为18℃,高于21℃萌发率降低,26℃以上完全不萌发,26℃24小时孢子死亡,孢子传播需要100%空气湿度,10~25℃温度,孢子萌发需要有水滴存在,露地栽培多发生在雨季,温室中主要发生在3~4月和9~10月,发生在温室中。苗床中密集、通风不良、多湿、氮肥过多时病重。

  4、防治方法:避免高温高湿,减少叶面保湿时间,控制空气湿度,多开窗换气;用20000倍代森铵;500倍代森锰锌或代森锰喷施防治,但后者容易污染叶片。

霜霉病与白粉病的区别

霜霉病

①霜霉病的霉层分布在叶片背面。

②病菌霜白色的霉层中不形成黑色小点。

白粉病

①白粉病的霉层多分布在叶片正面。

②病菌灰白色的霉层中常形成黑色小点,即病菌的闭囊壳。

2008-06-09回复

fen管理员

6楼的才是白粉病吧

2008-06-09回复

爱上花助理花坛师

原帖由

待定品种

于 2008-6-9 21:51 发表

前三张图不像白粉病,难道是得白粉病BB时期?不同的月季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也不一样,总之,定期喷药就行,没病的也可以预防一下.

我是这样猜测的,因为根据后面的介绍,黑色的小点就是在白粉病中有记载。一开始我以为是什么蚜虫之类的,喷了金迪乐,一点都没见好转,后来发现有的已长白粉,没有白粉的植株叶片上黑点越来越多, 想可能是白粉病的早期吧。

纠正一下,叶斑病也有黑色小点,有待提防!

[

本帖最后由 爱上花 于 2008-6-9 23:43 编辑

]

2008-06-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