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熊猫】薯来薯去属于你(闲聊薯蓣科植物)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6-2-16 07:50 编辑
众所周知,天朝自古是个农业大国,汉语里代表植物的字比比皆是。也像汉语其他词汇一样,每个字都在与时俱进,不同时期代表的内容会有内涵和外延上的变化。比如一个简单的薯字,明代以前都是我们对一些本土根茎类能食用的植物统称。比如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和天南星科芋属植物。后者后来为了和薯蓣属植物区别使用了另一个字“芋”,另外金虎尾目的大戟科木薯属的木薯为了区分在薯字前面加了木字。
到了明末清初,地理大发现来了,美洲的神奇植物们开始蔓延全球。茄目植物二兄弟块根类的旋花科番薯属红薯和茄科茄属土豆也逐步渗透到天朝本土。我们现在已经乐不思“薯”,以为“薯”说的是旋花科的番薯和茄科茄属做薯片的土豆,这和木瓜原来说的是蔷薇科的那个不好吃的木瓜,现在说的是十字花目的番木瓜科植物一个命运,被后来者替代。果然是吃货改变世界哇!
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敬请真正尊重和理解!
西门熊猫版主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6-2-16 00:25 编辑
薯蓣的“薯”字被更好吃的红薯土豆抢走,这事不是第一次,薯蓣其实一直被改变,这类植物里能吃的那些在唐代就提前换名,唐代宗名预,与薯蓣的蓣冲突,故薯蓣改名为薯药,到了宋代宋英宗赵曙讳薯,二次改名为山药。风雅的都风干了的也可以叫淮山,那么黄独又是什么鬼?为何还留下薯蓣这个名字呢?让我给您介绍下薯蓣属这个大家庭您就清楚了。
薯蓣属一共600多种,广布整个热带和亚热带,温带也有一些。薯蓣属不仅是薯蓣科最大属,也是整个被子植物属种不可忽视的存在,就物种数量上讲,在三万多属里可以排进前50名,仅次于旋花科的番薯属,侧面说明了这个属混的很不错。天朝四十多种,我们也常能接触到。最常见的有能吃的各种形状的山药,神马铁棍山药、水山药、牛腿山药、棒山药多了去了。山药类薯蓣含有一些薯蓣皂甙等生物碱,它们会刺激皮肤引起过敏,俺也过敏,加工的时候需要戴手套,据说还有另一个办法,据说薯蓣皂甙都比较怕热,如果沾染山药黏液,可以先把手洗干净,然后火烤一下,就能缓解刺痒。俺不敢试,怕治好了瘙痒又要治烧伤。
正因为山药里含有一些生物碱,所以这货在天朝简直成了食药两用植物的典范。中医认为山药可以助消化,敛虚汗,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等一大堆有的没的病。六味地黄丸里也有它们的身影,简短解说可以治疗各种虚,我们最喜欢的补啊补啊,山药合适的不要不要的。
不要以为只有我们相信山药的神奇疗效,广大发展中国家,只要分布能吃的薯蓣属植物的地方都普遍相信以形补形。在非洲尼日利亚西南部约鲁巴兰地区的伊博-奥拉小镇,号称"双胞胎之地",出生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倍以上!专家都说了,原因在于当地居民喜欢吃山药,并认为山药含有一种天的值物雌激素,可能会刺激两个卵巢同时分别排出一个卵子。
如果这个还不信,无独有偶,还有个更有名的案例。著名的短跑巨星来自牙买加的博尔特据说就托了当地一种薯蓣属山药的福,洋鬼子们通俗名字叫“YAM”的家伙,天天吃“YAM”,据说能能有效改善脂肪代谢,并提高运动机能。这东西在他身上有奇效,在我们身上未必,吃多了只会撑死或变胖,说白了山药里包含的糖分或淀粉更多些。
2016-02-16回复
西门熊猫版主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6-2-16 11:13 编辑
薯蓣属植物太多了,山药只是能吃的那些,在中药里的还有个叫黄独的。 也叫黄药,山慈姑,零余子薯蓣等,毒性比山药厉害些,所以只能作为有小毒的中药。黄独和山药一样,都是缠绕草本藤本,都很好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都有块根都能结出小“山药蛋“(珠芽),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曾曰过:“又有一种形如香芋,蔓生,艺者架小棚使蔓之,花开亦落土,结子如香芋,亦名花生。”由此可见,黄独曾经冒充过花生,更确切的说来自南美洲的豆科花生名字源于黄独,抢了黄独的名字。坊间还有人拿它冒充蓼科何首乌的,人家差别很大好不好?薯蓣属植物天生被冒名顶替的命,也是醉了。
2016-02-16回复
西门熊猫版主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6-2-16 11:14 编辑
蒟蒻薯属
和薯蓣属植物比,原来还是蒟蒻薯科 Taccacea现在被贬为属长的蒟蒻薯属 Tacca家里一共才十种左右,除了南美蒟蒻薯(T. parkeri)外,其余9种都以东南亚为其聚居分布中中心,天朝西南、华南地区也有。
别看人家数量没几个,蒟蒻薯属植物的花朵是薯蓣科里最有特色的,分分钟抢走山药们的风头,在整个被子植物里都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发达的大苞片和须状小苞片无论色与形都不多见,谁见了都会啧啧称奇。其中扇苞蒟蒻薯的大苞片最大,比脸大比脸长,胡须也最长,可到80厘米。人们见了不知道如何命名,赶脚花序有点像老 虎脸故名。个人看来颜色形态上都差好多,还不如叫关公须。这里面也有小苞片没胡须的。蒟蒻薯属植物为何长成现在这个鬼样子至今还没定论,科学家们目前尚在晕菜中,当然我可以不负责任的说这反映了其物种的多样性和为了适应当地气候而做出的努力,信不信由你。
2016-02-16回复